▼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周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今年的主题是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促进社会各界更好地
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队伍中来
那么,就一起学习
“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
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需我们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可以用哪些指标表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0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或多样性,包括陆地、海洋及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生态过程。
生物多样性分为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02 什么是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是指在一次个体采集中,不同物种的有效物种数以及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各物种的个体分布特点。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2个方面。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的物种数目,通常用物种的个数(生物量)或物种密度来表示。自然界中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如科学家研究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由赤道向两极,物种丰富度呈减少趋势。
物种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或各物种个体的相对丰富度,其反映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03 什么是遗传基因多样性?
遗传基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表现为分子、细胞等。
每个物种可看作是一个基因库,它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因此,遗传多样性也是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04 什么是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其与所外的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位的动态复合体。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指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组成、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等。
05 什么是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是用来衡量物种多样性丰富程度的指标,目前相对广泛使用的多样性指数包括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皮卢均匀度指数和辛普森优势度指数。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是用来描述物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的指标,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
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这一口号是为了在2020年和2021年产生的势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支持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通过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以这一口号为行动导向,配合正在进行的“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计划,强调生物多样性是应对若干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办法。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基于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健康问题、粮食和水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来看,生物多样性是进行生态重建的基础。
在生物多样性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来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部、网络资讯等
编辑:福建省湖库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